《扫毒风暴》——央妈力推、腾讯押宝,接档《以法之名》开播,原本预计会大火的这部剧,却在几天内经历了“高开低走”的尴尬局面,口碑直线下滑。那么,它究竟错在哪里呢?
7月12日,《扫毒风暴》如期接档《以法之名》,在CCTV8黄金档和腾讯同步播出。其实,这部剧刚上线时就因其播出时间引发了争议。原本央八安排的是迪丽热巴和金世佳主演的《利剑玫瑰》,但不知为何,《扫毒风暴》抢先播出了,惹得一些粉丝不满。
然而,在开播之前,观众们对它的期待并不小。毕竟,不论是题材、班底,还是演员阵容,都是一看就让人放心的类型。作为一部缉毒剧,国内观众几乎没有抗拒这种题材的能力,一旦制作精良,绝对能够成为经典中的经典。
展开剩余82%导演五百曾执导过《扫黑风暴》这样的扫黑神剧,编剧陈育新也曾参与过《破冰行动》的创作。根据他们以往的作品来看,创作这种类型剧集显然不在话下。再者,主演阵容也不容小觑,秦昊和段奕宏这两位影帝同台飙戏,都是手握大奖,演技精湛,背后有着无数经典代表作,谁能不期待他们的对戏?
尤其是他们在剧中的角色设定,几乎都在各自的舒适区里。秦昊饰演的是一个两面三刀、表里不一的大毒枭,和他曾经塑造的张东升有些相似;而段奕宏则演绎了一个孤狼式的卧底缉毒警察,与他过往的类似角色也很契合。这样的豪华阵容,再加上央妈的力荐,真是让观众期待不已。
7月12日,《扫毒风暴》开播,开播当天实时收视率竟然达到了2%,很快峰值收视率突破了2.5%,连着好几天稳居黄金档收视率第一。这时,腾讯平台的热度值也突破了25000,力压同期流量明星主演的偶像剧,稳居电视剧热度榜首。
正当大家以为《扫毒风暴》注定会成为大热剧时,局面突然发生了逆转。剧集口碑迅速下降,热度也逐渐下降,豆瓣上的评分甚至开始出现大量差评。原本以为是有人恶意抹黑,但看了观众的评价,才发现问题果然不小。
《扫毒风暴》之所以出现高开低走,主要有三个致命问题:拍摄手法令人不适、剧情设定不合理、演员的表现也未能达到预期。
首先,拍摄手法就有点“怪”。每当剧情发生追逐、抓捕等紧张场面时,镜头摇晃得让人不禁晕眩,甚至连静止对话的镜头也没能幸免。尤其是在追逐戏份中,镜头的摇晃程度堪比“摄像机挂在演员身上”,简直让人看得目眩欲吐。还有那昏暗的滤镜和闪烁的灯光,明亮时就像沙尘暴,暗一点就更是糊成一团,观众只能把手机亮度调到最大,才能勉强看清楚。这种不舒适的观看体验,毫无疑问让一大批观众选择了弃剧。
其次,剧情编写也让人捉摸不透。剧本设计上的一些情节简直让人感到“过家家”,比如毒枭的千金因为晕车拉肚子闯别人家上厕所,简直让人无语。再加上剧情节奏太快,三个案件同时进行,却连细节都没交代清楚,就跳转到下一个案件。这样不仅割裂感十足,角色关系也显得复杂混乱,让观众很难理清主线和支线的关系。每次观众刚刚沉浸在某个案件中,镜头又会突然转到完全无关的支线,搞得整部剧乱成一团,最终只能让人感到心累。
最重要的是,演员的表现并未达到预期。秦昊被批演技单一,虽然大毒枭的角色应当充满阴险狡诈的气质,但他的表现却更像是演普通反派,根本没有那种让人感到惊悚的感觉。段奕宏的表演则更遭吐槽,被认为毫无缉毒警察的气质,他在剧中的情绪转换也不自然,尤其在面对生死抉择时,缺乏那种紧张的气氛,导致观众根本无法代入角色。
单从这三点来看,《扫毒风暴》显然未能把控住关键要素。这样一个有着豪华班底和潜力的题材,接档的又是《以法之名》这样的大爆剧,最终却呈现出如此平庸的效果,确实令人惋惜。
这也给我们一个警示:无论演员阵容多强,题材多有吸引力,最根本的还是剧本和制作质量。如果剧本和执行不过关,那么即使有再多的资源和人气,最终也只能以高开低走收场。
发布于:山东省易倍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